0898-88888888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博客 > 视觉设计

设计向下扎根 创意向上生长

时间:2025-09-17 23:38:18

  2024年8月,清华大学美育工作站(常山站)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政府揭牌,通过整合校内课程与乡村振兴资源,构建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结合的育人体系。

  2025年6月23日至7月4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原博带领研究生与本科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在常山县进行为期两周的专业实践课程。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团队探寻常山的历史文脉、自然物产及人文景观,以创意思维和设计方案助力常山县文旅形象的构建。

  师生们参观了由羊棚改造成的咖啡馆,废弃的窑洞改造的面包窑和依山而建的玻璃书屋,见证了矿坑遗址蜕变为文化地标的实践案例。

  师生们细心记录常山特产“胡柚”制作而成的产品,观察品类与包装形态,讨论产品定位与用户画像,寻找创意设计的切入点。

  走进戴松林的家中,满柜的棕编作品豁然眼前。这份对于棕编技艺的坚守,不仅是对手艺的延续,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让非遗在传承中焕发光彩。

  巧石匠人刘峰向同学们细致讲解巧石的制作与鉴赏,他认为,每块巧石都凝聚着自然造化与藏者匠心。

  国家级非遗“常山唱彩歌谣”传承人曾令兵向大家讲述了喝彩文化的渊源,并现场表演了一段传统喝彩,典籍中的歌谣在此刻变得生动鲜活。

  由薛白、卢曼菲、熊亮、宋旦尼尔组成的小分队围绕球川镇三溪村,从IP形象与表情包设计、宣传标语、打卡手牌设计、地图设计、直播布景设计等方面展开设计。

  该小组还设计了一系列由“三溪甜嘢小分队”IP形象衍生出的表情包与文创设计。

  此外,这组IP形象也被应用于导视系统设计与直播主题场景构建中,旨在整体提升该果园的品牌辨识度。

  常山县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黄波指出,清华美院实践团队在创新设计与美学领域提出了宝贵建议。通过视觉升级、场景融合,赋予了景区新的内涵和市场竞争力。

  把课堂开到乡间田野,在实地感受常山的历史文脉、自然景观、物产资源和民俗技艺,激发了大家为更美好的乡村而设计的愿望。

  棕编艺人的巧手带领我们将叶片化为生灵,喝彩歌谣的高亢调子中饱含着满满祝福,连环画的收藏与创作构成了非遗传承与延伸。

  借助新技术提升游客参与感和体验感,让我认识到交互设计应用场景的广阔性和多元性。

  这不仅是设计的输出,更是对常山所见所感的延伸——用创意赋能乡村,让所见之美惠及更广。

  通过实地走访与细致观察,聚焦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显著提升了我在地考察与问题转化的能力。

  在胡柚仔和青山宝IP设计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地方文化创新设计的价值。设计不仅要美观,更要能讲好地方故事,传递文化温度。

  此行最触动我的,正是亲眼所见、亲身所感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在此地交融所迸发出的独特力量与蓬勃生机。

关于我们
客户案例
知识博客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

0898-88888888

备案号:琼ICP备88889999号